编者按: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是构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培育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西安培华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按照“需求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引领、创新发展”的总要求,以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OBE”教育理念为抓手,大力开展专业升级改造,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不断提升“在校学习体验感好、学生优质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培养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为帮助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学校的专业建设成果,特推出“专业建设巡礼”栏目。
第三期: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深耕法学教育25载,培育应用型法律人才
在全面依法治国纵深推进的时代浪潮中,应用型法律人才已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深耕法学教育25载,以“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前沿融合”育人理念为核心引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迭代课程矩阵、创新实践教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西部法治建设的双重人才需求。
破冰领航:西北首开民办法学先河淬炼省级一流标杆
1999年,西安培华学院以破冰之勇,在西北地区率先设立法学专业,开辟民办法学教育先河。历经25年淬炼,学院完成从“拓荒者”到“标杆者”的跨越:被评为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21年法学专业开展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实践》项目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为“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该专业还被艾瑞森校友会评为法学专业2025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6★),挺进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2025年ABC中国民办大学法学专业排行榜第5名。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实践》项目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为“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紧密关注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人工智能法、数据法学、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构建“法学+”课程体系,为学生筑牢理论根基。同时开设法律外语,开展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提升学生国际法律事务处理能力,契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案例实战+双师同堂:打造沉浸式法学课堂的培华方案
法学专业构建起“案例研习—实战演练—双师赋能”的三维立体化培养体系。在理论教学层面,引入案例教学法,创新打造沉浸式案例研习课堂,将真实法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步构建“全流程实战平台”,建立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校内设有模拟法庭、律师实务实训室等实训场所,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扮演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进行案件审理、法律文书撰写、法律咨询等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法律实务流程,增强操作能力与应变能力。此外,法学专业还推行“双师同堂”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邀请资深律师、法官等法律实务专家走进课堂,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胜任力的无缝对接。

校内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活动

部分课程“双师同堂”教学活动
律所+协会共建:打通人才输送“最后一公里”的产教融合生态
法学专业立足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与多个律所、协会共建“新文科法治教育共同体”,深度整合行业资源,赋能人才培养。现与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西安仲裁委员会、陕西华格律师事务所、上海汇业(西安)律师事务所、上海中联(西安)律师事务所、段和段(西安)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陕西省律师协会、陕西省纳税筹划研究会、西安思迈尔财税管理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西安培华学院与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西安培华学院与陕西省律师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陕西省律师协会领导一行莅临培华考察交流
教授+律师+法官:三位一体打造“双师型”天团
法学专业打造了一支师德师风优良、学术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教师队伍中既有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达28%),也有在法律实务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和法官(双师型教师占比达30%),如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肖周录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调解中心调解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全国优秀法律诊所教师史正保教授;陕西省教育厅青少年法治教育库专家,陕西省女法律工作者协会理事赵洁副教授;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陕西邦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云江;原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刘建明副教授等。同时广泛引进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
竞赛突破+校友反哺:彰显专业建设实力
法学专业以实绩彰显省级“一流专业”建设成效:在历年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学生的通过率表现优异,2024年共187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65名学生顺利通过,通过率达34.8%,同比增长了9%。在各类法律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学生也屡获佳绩,如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银奖1项,铜奖3项;在陕西省高校法治文化节“五个一”活动中获得“一个法治小品”“一部法治微电影”“一首法治歌曲”和“十佳创新普法活动”“法典先锋”冲关答题挑战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在陕西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赛素养竞赛(高校组)二等奖等。



部分获奖证书
法学专业立足国家法治人才培养需求,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就业讲座、推荐实习和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在卓越育人体系支撑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领跑,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领域涵盖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等多个领域,其中校友张金奎扎根基层法治建设,现任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公安局二级警督;校友李涵宇作为陕西华格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现为陕西省律协青年律师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校友李浩然专注学术,现于郑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法学专业校友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德法兼修·服务家乡:千名学子基层治理赋能工程
法学专业秉承“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理念,以“德法兼修·服务家乡”为主线,形成“院领导带队+专任教师指导+学生骨干参与”的全员实践模式,组织千余名学生深入基层开展专业见习与“五育融合”行动。项目获团中央及省级重点立项,实践团队连续两年获省级专项表彰,志愿服务队获国家级荣誉。依托西安培华学院法律服务中心开展社区普法、权益保护等活动16场,服务群众超千人次,实践成果获《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等央媒报道130篇、地方人民政府致谢45次。

西安培华学院法律服务中心成立

2024年度“文明实践看陕西”专项实践活动“优秀”项目
西安培华学院法学专业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聚焦市场前沿和专业前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友(部分):
张金奎,2008届校友,现任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公安局二级警督,从警17年,荣获公安系统二等功1次,个人嘉奖6次。
李涵宇,2013届校友,陕西省律协青年律师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司法厅“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西咸融商协会常务理事,陕西华格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党支部书记。
李浩然,2017届校友,2017年9月攻读河南师范大学刑法学专业硕士,2020年9月继续攻读郑州大学经济法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