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传媒与设计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创作教研室成功举办了“项目式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质量全面提升”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郭丽媛教师主持,郭丽媛老师对于”项目式“教学有多年的经验,所授课程中也植入多种类型的项目实践,所以在此次会议中,郭丽媛老师从专业相关项目类型、各类项目创作的可行性、项目式教学方式创新、项目产出及推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和讲解。

在研讨的过程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程心沁老师分享了录音课中项目实践的设定和开展,以往的录音课实践项目多是录制环境音、录制人声对白等,但是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所以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让项目更具有创意性,后来她也尝试了很多不同的形式,如沉浸式音频设计、后期配音互动、音频修复、一镜到底的现场录音、打造“声音品牌”等方式。程心沁老师指出,项目创新方式的核心是”赋予学生一个真实的角色和任务,让他们为一个完整的作品负责,也就是从“技术练习”到“角色扮演”,再到“产品导向”。
张泽丰老师分享了表演课中项目式教学的开展方式,从第一节的“解放天性”,到后来的风格化表演、跨媒介叙事表演项目、微剧团、沉浸式舞台剧场等项目,通过这些创新的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影视表演课程能够真正培养出不仅会“演戏”、更懂得“创作”、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影视行业,且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表演者。
孙怡婷老师以毕业实习为例,分析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项目式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毕业实习中,学生不是零散的助手,而是一个完整项目的负责人或核心参与者。这个项目可以是一部纪录片、一部短片、一个采访、一系列新媒体视频等。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与深化,从“知道”到“会用”,在过程中提升核心专业能力,从“技能”到“才干”,最终完成了职业素养与行业认知的内化,也就是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研讨会接近尾声时,其他教师也都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们从分享中获取了可借鉴的有效信息,除了从项目式本身的内容形式出发之外,更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提出个性化的实践项目和训练方案。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影视创作教研室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更凝聚了专业发展的向心力,为应对媒体融合时代的挑战,教师们也会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为专业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