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推动审核评估整改任务落实,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由全媒体传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主办,传媒与设计学院承办的“两性一度金课建设”专题研讨会9月24日下午在汇知楼国学大讲堂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西安欧亚学院副教授、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卢卓元老师作专题分享,活动由传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荣花主持,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加。


副院长张荣花主持活动
张荣花副院长对卢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学院课程建设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学院在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课程内容与创新教学模式、加强课程团队建设等方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卢老师以其国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为大家注入改革活力,推动学院课程建设和专业质量内涵建设。
卢卓元副教授进行主题分享
卢卓元副教授以其国一流课程《写作与表达》建设经验为基础,分享了《七种思维助力打造一流课程》的主题报告。卢老师从实现学校应用人才的直接目标和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出发,回顾了课程10年来的建设思路和成果,总结了“差异思维/聚焦特色、设计思维/小步快走、过程思维/稳扎稳打、聚合思维/团队作战、品牌思维/扩大效应、破圈思维/丰富内涵与目标思维/精磨细研”七个维度的课程建设经验。

卢老师在“差异思维”上,强调了课程建设中要对比研究并结合校情学情挖掘课程特色继而扎实迭代创新发展;在“设计思维”中,指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用户视野、用户心理出发,变需求为需要”的设计原则,并结合课程分享了“框架性、程序性和结构性”的设计思维程序;在“过程思维”上,从“人机料法”四个方面稳扎稳打,持续积累成果;在“聚合思维”强调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以“复利”思维提高团队的组织协同和个体创新;在“品牌思维”上通过“四向模式”形成了课程的“硬”和“软”的品牌影响力;在“破圈思维”上,以发展的眼光打破“事人场物”重新对课程进行设计;在“目标思维”上,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她强调,课程建设不是一次性成果,而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迭代的过程。卢老师从厘清概念开始,结合课程的目标导向,分享了内涵建设、团队合力的经验以及取得质量工程成果再到不断更新的规划,全方位展示了“一流课程”的发展规划和建设路径。随后,学院省级、校级课程负责团队与卢老师进一步就课程设计、团队建设、课程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张荣花副院长最后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再次对卢老师真诚丰富的分享表示感谢,也希望学院老师向卢老师学习坚持对专业的热爱、对课程改革的坚守、对前沿发展的持续探寻,并将经验用于自己的课程建设中,持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张副院长指出,本次分享交流对学院金课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学院下一步会继续依托全媒体传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继续邀请专家学者为学院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建言献策,持续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