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 2024 级工艺美术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深度结合,传媒与设计学院工艺美术专业于9月15日、17日及18日,围绕《专业流程设计》课程精心组织了一场实地考察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冯静、赵思瀚两位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先后走进袁家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白鹿仓三大实践地点,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探索其与现代设计的融合路径,助力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


9月15日,实践团队首站抵达以民俗文化和手工艺闻名的袁家村。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 “旁观者”,而是以 “参与者” 的身份深入传统手工艺制作现场。从揉泥、拉坯、塑形到上釉的陶瓷制作全流程,再到经纬交织、纹样创作的传统编织技艺,学生们亲手操作,在指尖的触感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细腻与严谨。同时,他们还与当地坚守手艺的匠人展开深入交流,倾听每一项技艺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传承困境,了解匠人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需求。这场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对 “传统手工艺如何活在当下” 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也为后续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积累了鲜活素材。


9月17日,实践团队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 “工艺对话”。馆内珍藏的一件件青铜器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代工艺与设计智慧的结晶。学生们在讲解员与博物院专家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青铜器的器型、纹饰与铸造痕迹,系统了解了范铸法、失蜡法等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原理与流程。在与专家的交流中,大家重点探讨了青铜器的装饰艺术 —— 从兽面纹的威严庄重到蟠螭纹的灵动流畅,这些蕴含着古人审美与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如何为现代工艺美术设计提供灵感。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让他们意识到,传统工艺并非 “过时的古董”,其蕴含的设计逻辑与文化内核,正是现代设计需要挖掘的 “宝藏”。

9月18日,实践活动迎来最后一站 —— 白鹿仓。这里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汇聚了众多现代设计作品,成为探索 “传统与现代融合” 的绝佳场景。学生们漫步于白鹿仓的街巷中,观察现代设计师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有的作品提取传统剪纸纹样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有的则将传统民居结构与现代空间美学结合打造特色场景。在分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 “如何平衡传统韵味与现代实用需求”“传统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路径” 等话题各抒己见,结合前两站的实践收获,尝试构思属于自己的 “传统 + 现代” 设计方案。这场讨论不仅是对此次实践的总结,更激发了学生们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