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科研动态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展学术前沿分享报告讲座

发布日期:2023-11-02    作者:     来源:    点击:

2023年11月1日下午,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汇知楼国学大讲堂开展学术前沿报告分享讲座。本次讲座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牛鸿英教授,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2级学生分享现代互联网中弹幕与人类情感建构的关系。出席本次讲座的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科带头人陈玲老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副主任邱晓波老师及部分专业教师。

牛鸿英教授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

本次讲座牛鸿英教授以“从孤独表白到虚拟涌现——从弹幕看机器情感的社会性建构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弹幕作为参与式文化对现代受众的影响。讲座一开始,牛教授先为大家分享了弹幕的历史,通过对日本N站的背景介绍,进一步引出弹幕技术的可互动性,并借用“蚁群连接”案例佐证弹幕的随机性、非线性和无序性,采用跨学科方法,找到不同系统之中的统一规律,建立弹幕机制的可连接性。

讲座中,牛鸿英教授还利用“六度空间理论”向同学们介绍了人际关系的可连接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利用网络扩展个人思维。她强调,在混沌无序的空间及社会关系中,我们要主动寻找隐秘的维度,从而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及组织建构,努力实现社会阶层及文化的跨越。

牛教授讲座分享

为了让同学们更形象深入的了解“弹幕”作为种子信息对个体情感的影响,牛教授通过电影《八角笼中》“红,我想你”这种与情节毫无关系的弹幕,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意识到种子信息所引发的其他个体的情感共鸣,以及弹幕围绕从个体连接到虚拟空间的“生命体”与社会情感的建构,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像“种子”一样充满能量。

讲座最后,牛教授总结道,弹幕其实是一种携带着集体无意识、文化审美和个体差异经验的情感与想像,与人类过往各种信息随机碰撞与跨维生成的新的文化现象。

陈玲老师进行总结

在结束讲座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带头人陈玲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总结。她强调,今天的讲座是一次全新的跨学科研究,帮助我们打开一种新的思维,同时开拓了大家的眼界,让我们意识到弹幕现象从个体的发出集聚升级迭代,最终“涌现”出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的一种文化景观。最后,此次讲座分享也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二学生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丰富了学院的教学内容。


编辑:赵涵

责任编辑:李孟洁

审核:高嘉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