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首页 >> 正文

中国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05-2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9年5月25日下午4时,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在汇知楼会议室举行中国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女子学院副院长班理主持。
 
       本次研讨会参加人员主要围绕在高校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结合自身的工作谈一谈如何推进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工作。
       参加本次座谈会议的有全国妇联国际部原副部长、巡视员龙江文女士,陕西妇女研究会会员刘茂华女士,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巾帼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马盼女士,国际教育中心的主任王鹏老师、思政部主任史晓眉老师、女子学院副院长班理老师,西安航空学院联合国妇女署项目执行的张新鑫女士,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前院长金沙曼老师、张金霞老师、传媒学院的王瑞老师、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法学专业的王庆煜老师、以及从事婚恋、家庭教育辅导的安新爱老师等。
 
       班理院长介绍了高校开展对女性的教育,目前已经从单纯对女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拓展到了对男学生也开展的社会性别教育,这不仅符合国际推进性别平等主流会的要求,也是我国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应有之意。她认为不同价值观取向与思想会影响导致女性做出不同的选择决定,因此她强调高校老师应多以先进的性别文化和行为引导的方式来使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性别观。针对当下高校女性教育的现状,班院长提出以下问题,供大家讨论:
 
1. 教师如何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2. 开展性别教育与实践应从哪些领域来开展;
 
3. 如何建立性别教育成果的衡量尺度      
 
班院长巧借疑问为会议探讨确立了方向。她进一步指出要初步确立衡量标准,有目标的培养女性人才。
       针对平时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用社会性别的分析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不平等问题?是否可以以多少女生男生参加性别平等教育作为衡量的指标?是否要建立一支具有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同时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队伍来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些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在座的执行Gap In P.A.C.E.(职业与个人能力提升)合作项目的老师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王鹏老师向各位参会人员简单介绍Gap In课程,她以一主两线概括总结GAP课程,以社会性别、男女平等教育为主,以个人能力提升与职业提升和沟通、问题解决、时间、压力管理为两条辅线。分为三个模块:沟通;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情绪与压力和时间的管理。主线围绕着培养社会性别意识展开,学习掌握沟通、解决问题、时间压力管理等技术,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将以强调推进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社会性别教育同步至P.A.C.E课堂当中。
  
       龙江文女士表示Gap课程的设计缩小了性别歧视的差距,倡导男女平等,提高女性的能力,使女性同男性在职场等方面之间的差距缩小。同时提出应加大高校老师对社会性别的敏感度,进一步发现生活当中不平等方面进行思考解决,使Gap课程更吻合其本意和目标。将生活中职场中的问题自然引入课程中来提高女性的意识。引导女性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择偶观。
 
       史晓眉女士表示,现阶段我们应先做好项目的执行,通过项目的最终总结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好调整;做好项目的反馈和评估,再进一步的展开活动。
 
       安心爱女士强调婚姻中和交往中的两个人,具备性别平等的观念和价值观非常重要。针对目前较高的离婚率,她表示现阶段应思考在婚姻中如何使两性共同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而不应该维持原有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刻板印象分工,提倡男女合理分担家务,不仅仅是两性和谐相处的前提,也应该作为性别平等教育的应有之意。
 
       刘茂华女士就处理家庭问题提出了女子学院应展开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课程,使学生们对婚姻和家庭有足够的认知,提高学生们在婚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两性相处更加融洽。
       经过讨论与交谈,老师们形成了共识:一是在男女平等教育中要着重加强男性教育;二是还要通过网络媒体、戏剧、情景扮演等丰富男女平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三是应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教师科研队伍;四是一定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女大学生的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建立和谐的新时代的男女平等、并驾齐驱的新格局。
 
合影
 
 
 
 
 
 
 
编辑:蔺圣慧 滕国威
 
摄影:刘海欣
 
责任编辑:田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