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性别教育,普及基本国策知识。2019年5月25日,女子学院在汇知楼国学大讲堂举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高校,法律维权在身边--社会性别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鹏主持。
伴随着开场舞《礼仪之邦》优美的舞姿,报告会拉开了帷幕。
此次专题报告由全国妇联国际部原副部长,巡视员,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西安培华学院客座教授龙江文进行主题分享。
龙老师结合丰富的国际合作项目设计执行经验必须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和评估指标的要求讲起,系统介绍了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平等?有关社会性别平等的国际会议,相关文件,以及中国执行男女平等的机构和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过程;如何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三大部分进行了一场涉及国际社会倡导社会性别主流化与我国加入《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缔约以来,从法律制定、上升为基本国策,到党的十七、十八、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形成全党的决议,庄严的政治承诺,在国际社会上彰显我国对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制定落实,已经纳入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纲要的有力行动,对于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高等教育人才,具有女性教育和职业教育基因的西安培华学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龙江文老师的授课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她首先邀请同学们上台在大白纸上列出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和性格特征,说明生理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是后天形成的,是男女两性可以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因而也是可以改变的。英文中表达生理性别的单词是sex,而社会性别则用gender来表示。在国际会议和文件上都采用社会性别的文字来表示。
她还举任职长达10年的挪威女首相的故事,表明女性参与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的重要之处是强调与男性在权力、责任与机遇的平等。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联合国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以及推进社会性别平等出台的联合国有关文件,同时也讲述了中国的相关执行情况以及面对的困难与挑战。第三部分则主要针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过程、方法、执行主体等进行分享,使与会人员了解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概念,如何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具体措施以及五种进行社会性别评估的方法。
讲座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面对今天的分享,都有自己的收获与见解,为了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大家都踊跃的举手发言,希望龙老师来指点迷津。有位同学问到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如何落实社会性别平等?对此龙老师认为作为当代女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其次需要确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立志成才,勇于实践,具有社会性别的敏感,才能自觉地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的受益者、推动者。
还有人问到如何将我校有关社会性别平等内容的课程成为课堂教育的亮点?龙老师指出,课堂教学需要有计划制定、执行过程和人才成长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有将社会性别放进课程里的计划;其次要根据教育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改正;最后就是我们应当以教育为导向来开设课程,才能拥有所期待的结果。
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是不仅联合国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身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代,需要我们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脚踏实地,身怀技能,具有远大理想的人,肯定也是一个有着历史责任感的人。
参加报告会的有:来自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巾帼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马盼,西安培华学院思政部主任史晓眉,女子学院原副院长金沙曼,陕西新爱心理服务中心主任安新爱,妇女研究会会员刘茂华和西安航空学院教师张新鑫。还有国际合作项目Gap In P.A.C.E.240名学生。大家一致反映,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报告会。我校作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命名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基地“,理应先实践,先总结,探索出开展社会性别教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的经验,为推动陕西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贡献出高校的力量。
合影
本期编辑:杨悦 凌嘉
摄影:史思涵 全子聰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