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官网首页 > 美育课程 > 艺术沙龙 > 正文
艺术沙龙

“抗战时期的新舞蹈”——艺术教育中心第十期艺术课程思政沙龙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 : 2022-10-12 点击数: 来源:艺术教育中心

为落实美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我校大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2022年10月11日中午12:30,由艺术教育中心卫梓琪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抗战时期的新舞蹈”主题沙龙讲座在恒友楼三楼舞蹈训练室开展,我校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及二级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

卫梓琪老师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抗日战争中初露锋芒的新舞蹈。如1933年由吴晓邦创作的舞蹈《傀儡》《小丑》《饥火》《大刀进行曲》《罂粟花》《游击队之歌》。随后卫老师分析了在抗日战争斗争时期波澜壮阔的“新舞蹈运动”。她讲到:新“舞蹈运动”是当代舞蹈家为了表现当代生活,塑造当代人物形象,根据表现舞蹈内容的需要,有选择地吸收、融合和运用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风格的舞蹈。“新舞蹈运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人民生活的舞蹈工作者,这些工作者整理、编创了一大批剧有民族特色、反映民众生活的作品。最后,卫老师给大家分享了第七届“荷花奖”金奖舞蹈作品《南京·亮》,并且对该作品进行了深入解析。

《南京·亮》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为背景,以日本忏悔者翻看战地日记忏悔的过程为主要叙事内容,表现出中国人民在备受磨难的战争年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气概和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全舞在八分钟的时长中,完整地讲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人格,同时催人泪下、叩击灵魂,呼吁人们对于历史应铭记不忘,背负着苦痛和耻辱前行,才能够实现所向往的和平。

艺术教育中心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将艺术教育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坚持“以美育人,以德育人”,深入挖掘各类活动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切实引导广大师生不忘党的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砥砺品格,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