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贺传媒学院各专业工作室进入融媒体中心 ,10月16日下午4点,我院于创客中心三楼召开“传媒学院传媒云中心工作会议”。
传媒学院院长杜耀峰、常务副院长王西娅、教学副院长赵伟、院长助理张荣花、党委副书记高嘉炜、各专业工作室指导老师及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王西娅院长宣布传媒学院PH传媒人工作室、点击全媒体工作室、新媒工作室、创享工作室、青蓝工作室、神禾工作室、大朗艺术团、培音工作室入驻创客中心,欢迎高嘉炜老师加入传媒学院团队对接管理各个工作室,并请杜耀峰院长为传媒学院融媒体工作室命名。
今后,各工作室资源共享,共同建设各项活动,打造有品牌的“传媒云中心”。

紧接着,杜院长祝贺传媒学院各工作室乔迁之喜。大众传播方式不断演进,现实、人类、时空都作用于信息发展,模拟世界大于现实世界的环境中,意识第一标准来自于虚拟终端。杜院长藉此背景为传媒学院融媒体中心起名为:“传媒云中心”。
线上虚拟需要现实的呵护,杜院长希望各个工作室可以进行思想碰撞,互相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合力共建“传媒云中心”,走出培华,冲上云端。

杜院长还强调,在工作室携手并进的征途中,学校及学院也会给予“传媒云中心”大力支持。学校资源共享,打造实验课堂,以传媒学院为中心,助力全校传媒事业的发展。传媒学院与其他学院学生交流要给予对方尊重并且保护好我们的设施、设备,配合高嘉炜、赵继昌和张荣花三位老师共同管理好传媒云中心。
在工作室后期管理运作方面,杜院长指出,“传媒云中心”要动态管理、动态考核,各工作室要各显其能,把线下活动发展成线上再推送至云端。工作室学生也应该做到姜波理事长所说的:开学即准就业。在学校先走一步,注重实绩,但是要学做人,学手艺、学知识、学真本事,产生利润武装工作室,切忌急功近利。
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杜院长希望“传媒云中心”要主动承担责任,注重理论基础,注重新闻性、专业性,不断进取、学习、思考,用批判的思想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关于“传媒云中心”共建共享,各位“传媒云中心”管理领导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院长助理张荣花提出打造品牌需要统筹,希望大家可以做好协调,所有工作室活动推动需要在老师指导下,由各专业带头人和学院导师互推,希望大家做好沟通工作,打造更有价值的传媒品牌。

党委副书记高嘉炜表明会加快熟悉并逐一拜访各工作室,希望与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合作,解决困难。
实验中心主任赵继昌老师希望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把学校资源盘活、用好,做出成果,以后大家多多交流。
教学副院长赵伟祝贺了传媒云中心正式成立,各位老师要积极推进学生工作,发挥学生主动性推进学校学生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内容生产基于培华。总结为一句话: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会议尾声,杜耀峰院长总结道,创新无止境,发布有纪律。“传媒云中心”要发挥长处、天性,探索未知,做出“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
希望大家可以做斜杠人,发展各项技能,拓展各个行业并与其他二级学院做好沟通合作,共同建设“传媒云中心”。

传媒学院“传媒云中心”首届融媒体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