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10月12日,传媒与设计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全体学生,踏上了为期三天的《移动终端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校外实践之旅。此次实践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带头人杜萍、新闻传播系副主任谷艺萌,以及新闻传播系教师陈肖雄、马铁、仝师瑗、廉亚倩、姬钰霏和22级辅导员王璐等8位教师带队并全程指导实践。
本次实训项目以“移动终端产品设计与制作”为核心,学生们驻扎在华美山庄实训实践基地,前往陕西省渭南市的多个文化景点包括华州皮影院、西岳庙、潼关古城及大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等地进行调研、拍摄、创作。这些地方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灵感来源。
实践活动的首日,学生们集合并接受安全教育之后,然后正式接收了实训任务的具体部署及外出实践的要求。学生们携带拍摄设备、录音器材及笔记本等,满怀期待地启程前往渭南,开展一系列旨在深化学习的实训项目。
在华州皮影院与玉泉院,学生们的实训之旅聚焦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与记录。他们不仅细致观察并学习了当地的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并进行了皮影戏与老腔艺术的现场拍摄与素材采集工作。通过镜头与录音设备,学生们努力捕捉每一个细节,力求全面展现这些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给予了学生们细致的指导。他们引导学生如何选取最佳拍摄角度,如何捕捉皮影戏中细腻的动作与表情,以及如何准确记录老腔演出中的声音特色与情感表达。同时,老师们鼓励学生与老艺人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访谈与互动,进一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为完成作业积累丰富而生动的素材。




第二天,学生们的实训之旅继续深入,他们前往西岳庙景区,专注于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探索与研究。在西岳庙,学生们不仅被其宏伟的建筑群所震撼,更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记录,深入了解了古代建筑的结构特点、装饰风格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
下午,学生们前往大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这里成为了他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又一个重要阵地。在体验馆内,学生们逐一参观了各个展区,仔细聆听非遗传承人的讲解,深入了解每项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他们通过拍摄、录音及笔记等方式,全面记录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信息,为完成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老师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捕捉非遗文化的精髓,如何准确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展示与讲解内容,以及如何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业中。

第三天,学生们前往潼关古城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创作素材收集。在古城内,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古城的历史沉淀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收集了丰富的图片、音频与视频素材,还通过笔记与速写等方式,详细记录了古城的风貌特征与文化特色。这些素材将成为他们接下来创作的重要基础,为完成作业提供有力的支撑。





此次《移动终端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校外实践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创作学习和锻炼能力的平台,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相信通过这次实践,学生们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