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队伍建设 >> 工作动态 >> 正文

辅导员说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3-03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多元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得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汇聚于校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社群。然而,在这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对进入高校的少数民族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议题。对此,本文从辅导员在深入研究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政教育问题中,探讨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期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学生管理;思想引导

多元化是当代高校教育体系的显著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在这个多元大家庭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少数民族学生的到来,不仅为校园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更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然而,正是因为民族差异、部分少数民族存在的语言障碍以及对主流社会的适应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的建构中,往往面临一些独特的困扰和挑战。因此,如何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既要全面深化,也要因材施教。少数民族学生在面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学习时,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而感到困扰。与此同时,他们在思想观念的建构过程中,可能面临对主流文化的疏远和自我认同的困扰。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系统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性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族裔学生的文化背景,提高其对国家、社会的认同感,使其在多元文化的校园中更好地融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高校提供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的思政教育策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深化,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从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强化国家认同感、强调社会责任与服务、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注重个体差异等五个方面,探讨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决策支持。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在思政教育的舞台上,为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绘就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随着高校招生多元化的发展,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就是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平时的学生管理过程中会发现,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确实存在有思想政治课旷课、逃课等情况。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时,就必须对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与此同时,学生管理部门也应该协同配合,加强对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管理,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题活动,强化国家认同感】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到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等方面同汉族学生群体有所不同,导致他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通过开展民族团结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和归属感。思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了解,倡导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参观学习活动、举办主题演讲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知自己所在国家的伟大历程,激发他们为祖国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例如,强化国家历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定期组织关于爱国教育演讲和讨论,定期进行国旗下讲话、宣誓等仪式,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3【强调社会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思政教育应该强调少数民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少数民族学生中,特别是刚进入大学,刚开始融入汉族群体的这部分学生,由于环境的陌生,导致他们之间会存在一些和社会其他成员相互隔离的情况,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学校可以与相关社会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深刻体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包括设立校园服务、社区服务项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解决校园问题、社会问题,改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志愿者培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意识。

4【积极开展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的活动】

积极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与交流,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组织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举办民族文化展览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文化特色的平台。定期举办多元文化交流互动,包括座谈会、文化展览等,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形式,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

5【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构建和谐、包容的大学思政教育体系中,尊重多元文化、强化国家认同感、强调社会责任与服务、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注重个体差异等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望在少数民族学生中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创新,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多元文化的校园环境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有信心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的持续关注和改进,打破文化障碍,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共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可深入挖掘每个方法的操作细节,进一步明确其在实际实施中的效果。同时,也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寻求更为全面的管理模式。毋庸置疑,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充满挑战,但正是通过面对挑战,我们才能在不同文化融合的大熔炉中铸就更加坚韧、包容的国家栋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大学思政教育环境而努力奋斗,使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在这个多元化的校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全面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马亮,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20年9月任职,现任法学院团委书记。曾获2022年度“职业生涯体验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3年度宏志助航计划“优秀班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