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中,孩子的教育成为父母最关注的话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社会家庭关系也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矛盾。对于辅导员来讲,每接手一届新入学的大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一遍学生的基础信息,这里面就包括了学生的家长信息以及家庭具体情况。因为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家校联动是与学校教育沟通的重要途径。
目前所带2022级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王某(化名),女,19岁,陕西关中人,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个体经营,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该生自进校以来,不适应新环境,其经常表现出烦躁、性格孤僻、不爱与同学交流、经常性吸烟。经过深入了解,在王某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离婚,法院将王某判给了父亲,所以导致王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更久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与继母也有了新的孩子,因此王某在入学时情感问题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由此可以发现,王某的原生家庭给其带来了一定的伤害及影响,通过与家长多次电话沟通了解到,王某是第一次离家在外读书,并且自控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父亲长期在外工作,较为忙碌,因此对王某缺少关爱,造成了王某现在孤僻的性格。经了解,王某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较为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在王某入学一年以来,曾多次与其家长通中发现王某父亲较为配合辅导员工作。虽然家长工作较为忙碌,但是对王某还是非常关心的,想尽自己所能去弥补对王某的亏欠。由此可见,家校联动在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大学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于是辅导员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俗话说,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但不美好的童年就要用一生去治愈。那么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家校联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辅导员应该与家长紧密联系,随时沟通学生在校园的情况。例如,到课情况、心理动态、宿舍矛盾、学业预警等方面,都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总的来说家与校之间真诚的交流则是良好的基础,学校和家长之间都应该把自己所想和所做的事情告诉对方,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辅导员可以把学校的教育计划、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日常活动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背景、经济、生活情况告诉辅导员,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家长和辅导员需要相互配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教育计划,达成共识。
家校联动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进行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辅导员而言,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首先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摸排,针对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建群,对于重点关注的学生要点对点进行联系,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情况,家校共育,共促成长;对于特异体质的学生将建立身体健康档案,并且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时关心特异体质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学生同样也需要点对点的联系,并与学生家长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的谈话;对于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的学生也要定期给予关怀,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及家长,要做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及家长。
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以外,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简历撰写指导,与家长定期沟通学生的未来发展规划。面向即将就业学生以及考研考公的学生分开进行指导。定期走访学生公寓,有宿舍矛盾也要及时处理,并反馈给家长。与学业导师定期沟通学生的生活情况及学业情况,并且反馈给家长。针对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求职大赛模拟演练,例如“名花有主”求职大赛,多鼓励学生参赛,锻炼学生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对于有考研计划及出国留学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查漏补缺,与家长进行点对点沟通。
就学校而言,学校应该开展家校联动方面的。如:组织召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以及开放校长电子信箱、手机号码等。家校双方在互动中获益,交流中发展。学校举办家校联动也是为了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促进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便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通过家校联动,促使学校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目标。在家校联动中,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提供教育资源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同时,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总的来说,家校联动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增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

李欣,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任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专职辅导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工作。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核心,以培养学生成才为主要目标,全身心爱护关心学生。2023年暑期带领“超越自我实践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2023年获“向秋天告别”主题摄影比赛优秀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