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是向社会和国家输送专业化人才的重要来源,是建设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数量的增多,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出现了较大差距,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术硬、能力强、品德高的现代化社会型人才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中职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所存在实际困难展开讨论,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价值观念;思政教育;解决措施
前言
在新教育要求下,中职学生的思想整治教育工作需要转变新思路,加强创新型发展,提升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中职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下,就需要重新构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领导加强重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进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一个更大的变化。因此,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模式、工具等都会发生变化,需要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运用新媒体平台与技术,优化中职学生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一、中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凝练和概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关键所在,更是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且德才兼备的人才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奠定基础。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立场、思想状况、科学素养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目前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不强,教学方式和课本教材枯燥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如何有效拓展思政教育新途径新模式,结合时代背景将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切实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调动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受教,成为了中职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中职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积极塑造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二、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中职虽然重视思政教育,但是中职思政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意愿不强,自律意识淡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思政课地位不高,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等。
(一)学生学习意愿不强,自律意识淡薄
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上年龄偏小,价值观念和思辨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对新鲜和陌生的观念产生兴趣,从而造成价值观上的偏差。加之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每天大量的接触西方政治观点和不良娱乐文化,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消极的、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观念,对爱国的、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内涵产生抵触心理。中职学生的来源较为复杂,主要为中考失利的学生,也有因家庭经济较差的原因选择去学习职业技能早早就业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差,自律意识不强,文化素养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厌学情绪,这些都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中考的失利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造成自信心的缺失,对主动获取知识产生了一定的排斥心理,这也给思政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中职学生大多为2006年以后出生,他们的思维模式和90后的学生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绝大多数学生从小就接触手机网络游戏,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大多数中职学生的“精神食粮”。他们的性格的养成和思考方式很大程度受到了网络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性格特点。中职院校思政老师大多采取理论式和灌输式的传统教授方法,让本该成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转化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客体,与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当下教育的发展要求不符;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并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知识的获取欲和求知欲;同时一些思政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经常自顾自说,很少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设置课堂分组讨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没有参与体验;还有老师容易将思政教学局限在教室,没有开展课外活动,没有利用红色爱国基地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实地思政教育,因此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课程内容和网络结合度不高,很少使用信息化的教学设备,在使用教学工具时也由于缺少视频及图片处理技术,不能有效生动的展示课程内容,因此很难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相较过去二十年实现了快速增长,很多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已经更新发展,但部分中职老师还是不能把思政教学同当下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出现了理论与实际脱轨的情况,导致学生不能接受课程内容,从而影响了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许多老师不能运用思政课程里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对于注重实际看重结果的中职学生来说便失去了对于这门课程的说服力,因此无法达到显著的效果。中职学生普遍学习习惯缺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态度都有所欠缺,因此面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很快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并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知识定义为“没用”的知识,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排斥心理。正是因为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使得思政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同时,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主要围绕课本理论知识,而不注重考察学生使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四)思政课地位不高,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于思政老师的引进和培养不足,很多思政课老师并非思政专业毕业,思政课多由其他授课老师兼职,对于思政课的课程设计和理论知识了解不深,给学生讲解也不够细致深入。很多专业思政课的老师年龄偏大,不能与时俱进吸收新鲜知识,不能够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同时作为中职院校,对于优秀思政老师的流失比较严重,这些思政老师一般会去选择去高校任职,因为高校对于思政课程更为重视,也有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而中职学校比较看重技能和专业课程,思政学科在中职院校处于相对冷门的位置,因此思政教师在中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对于思政课程的创新力度就会不足,导致思政课程流于形式,只能作为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辅助科目,从而阻碍了思政课程在中职院校的发展。
三、中职思政教育的策略和举措
为了更好地提升中职思政教育实效性,中职要采取多元化措施,丰富活动形式,强化爱国教育;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等。
(一)丰富活动形式,强化爱国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每天被大量的思想文化冲击,中职学生处于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形成阶段,立场很容易发生动摇。所以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爱国爱党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和革命内涵,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对普高来说比较少,课余时间和活动时间较多,学校应该结合当下时代背景开展爱国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党史校史知识竞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党史校史的学习兴趣,我校成立了公寓思政宣讲队,开展思政进公寓活动,发挥公寓的阵地堡垒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政知识宣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思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考核一所中职学校的硬指标,这就导致了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理念上一直是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培养,将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辅助科目。按照目前国家和社会对于中职学生发展的要求,更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中职思政课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置符合实际的考核体系,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也必须结合实际,可以围绕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点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利用网络资源,打造精品课程
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手机网络走入大众生活,中职学生由于较少的课程安排和较多的课余时间,每天会有大量的时间使用手机上网,加之由于疫情的原因,线上教学也成为授课的主要方式,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思政教学,成为了所有思政老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中职思政老师应该尽快调整教学方式,适应当下的教学节奏,不断根据学生发展规律调整教学模式,学习并掌握新媒体授课技术,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思政课。同时各个中职院校老师应该利用网络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学习互补,讨论教学心得,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做到课程资源共享,打造真正的网络思政精品课程。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老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直接影响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思政课的老师作为学生思政学习的领路人,一定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中职学校引进思政老师一定要对其政治面貌、师德师风、专业能力等进行严格考核,确保中职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中职需要不断加强对思政教师的业务培训,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晋升体系,不能简单的用论文、专利等作为晋升的唯一标准,提升思政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让更多有能力的思政老师愿意留在中职院校,找到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总结
总而言之,国家领导人曾说道: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中职学校承担着为国家源源不断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中职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和价值观念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如何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事关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中职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为中职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中职院校要从领导层面重视,建设专业化的思政队伍,强化思政教育的方法,构建中职学生的全新的思政教育体系。、
个人简介

蔡国强,男,硕士,中共党员,2018年9月入职培华在职业高中,目前担任班主任,职业高中团委书记,曾获西安市长安区优秀团干、优秀团务工作者、西安培华学院优秀辅导员、党员之星、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