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对党和国家的贡献。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来实现这一目标,并阐述其必要性和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以及科技发展的迅猛,大学成为了培养未来的领袖,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对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至关紧迫的意义。因此,探索并实践有效的路径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一、强化理论认知:构建系统化的学习体系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针对性。
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又紧密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可以在课程中增加有关时事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以提升他们的政治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大学应该努力寻找新的、有趣的、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如多媒体和互联网,来提升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鼓励教师将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切问题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热情。
(三)通过不断改进师资团队,来增强教师队伍的道德修养、专业技能。
教师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关键。高校应该培育并利用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并采取多种措施来持续改进他们的思维、技巧、知识以及教育技巧。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鼓舞老师的积极性,提高、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
二、注重实践锻炼: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高校应利用假期、周末等机会,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团、民营企业等基层单位第一线,进行社会生活调研、志愿咨询服务、三下乡、访企拓岗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切感受祖国民情,熟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高社会生活责任心和能力。
(二)建立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
为更好地推进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与地方联系,可以在当地的一些重要场所设置一些专门的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党的优秀传统。此外,我们还可以邀请学生们来到这些场所进行实践,以便更好的认识党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三)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载体,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提升大家的课外兴趣,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我们还希望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知识。
三、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生态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大学应该非常关心文化建设,并制定相关规划来提升文化设施的质量,举办各种有趣的文化活动来增进文化气息。此外,大学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平台来宣传和推广优秀的文化内容,并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强化网络阵地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当下互联网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并且是他们分享知识的主要途径。。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设置思想政治课程的主页、推出官方微博和微信,以便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快速传播,满足师生的需求,并有效地影响社会舆论。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表达。
(三)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孩子们的摇篮,父母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高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我们将不断举办各种活动,如家庭聚餐、亲子活动、电子邮件交流,并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还将鼓励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
四、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一)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高校应建立健全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纳入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入党推优等工作中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成才观念。加大对优秀学生的表彰奖励力度,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二)加强经费保障和条件支持
高校应通过设立专项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改进高校学子的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专业能力,增加他们的道德感、责任感、自信心。同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如加强道德教育、增加道德修养、加强道德规范、健康心态、积极参加集训、积极参加文娱活动,才能真正推动道德修养的不断进步,为未来的祖国建设工作做出贡献。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他们的价值,那么他们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公民,对于我们的未来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该认真负责地对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我们将培养出更多具备优秀道德品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国家的腾飞、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作者简介

刘毓海,助教,甘肃张掖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比利时列日皇家音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立项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学生立项2024年七彩假期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