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博爱、奉献”是红十字志愿者恒久不变的追求,昨天只能代表过去,明天的路依然漫长,他始终坚信,不管将来遇到何种困难都会坚定的走下去。因为爱是这人世间最纯,最真的情感,因为这份情感能唤起更多的人爱。
2015年11月30日晚8点,荣获省级最美志愿者,我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副会长吴志敏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来自山西大同,现就读于我校传媒学院1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我们眼中,他是一个很温暖的人,在谈吐间会不自觉的照顾别人,这样一个阳光般的“大暖男”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2013年9月加入红十字会,他积极参与到海星队、社区队、造血干细胞队、应急救护队的常规活动中,累积了大量的志愿服务经验,至今累计志愿服务时间380小时。在敬老院活动开展中,他与其他志愿者们到各个房间,陪老人拉拉家常、讲讲笑话、教教养生小知识;有的帮助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捶背;有的到户外和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讲过去,讨论一下现在,不仅使老人摆脱寂寞也使自己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又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对老人的关心意识。当谈到在志愿服务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黄埔村的那位老人,四肢瘫痪,却无人照管,在破屋里艰苦的生活。让他懂得了无人关爱的苦楚,所以每次去黄埔村时,这位老人的家便成了他们的家,帮他收拾屋子,做饭,洗衣……虽然做的不多,也不能改变点什么,但至少能让这位老人感受到爱的关怀。

为了更全面的帮助别人,在别的同学快乐的过暑假时,他参加了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我们在学校参加的培训,前前后后大概培训了大概两个月左右。”说这句话时,满满的都是欣慰与满足。 三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他感慨万千。他说:“身边的志愿者感动着我,也就是这似乎平常的‘感动’,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在幼儿园里,园长例举的事例让他感受到她身为一位重度自闭症儿童的母亲的不易,更从她身上学到了奉献精神,以及身为志愿者所不可缺少的责任意识。孩子们的天真与快乐也感染了志愿者,也让志愿者了解了志愿活动的意义以及身为一名志愿者所需要的奉献精神。

他说:“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学生总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做事,在这里的志愿服务让我明白了,工作需要的是理性的态度,是从应该做的做起,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 有些事情你不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些快乐你不拥有过就不知道它的纯粹。
文/徐绍 李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