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学校坚持每周一由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代表、优秀辅导员与学生代表一同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辅导员微课堂暨主题演讲
第一百零六讲
开始啦
本周由
传媒与设计学院辅导员
张梅张峰涛
两位老师
给大家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宣讲
1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

传媒与设计学院张梅
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我们感受着新时代的晨风拂面。这面五星红旗,见证着爱国卫生运动从"除四害"到"健康中国"的辉煌历程,也必将见证我们这代人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爱卫篇章。今天,让我们共同探讨"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这个主题,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青春方位。
一、爱国卫生运动: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明觉醒
195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同志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就此拉开序幕。在这场持续七十多年的运动中,从"除四害"到改水改厕,从环境整治到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始终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特别是在抗击非典、新冠等重大疫情中,爱国卫生运动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动员能力,为疫情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木结构水井,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3000年前陶制排水管道,这些考古发现印证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注重环境卫生的优良传统。爱国卫生运动正是这种传统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不仅是卫生防病的具体行动,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文明变革。
二、健康中国行动:新时代的文明进阶
当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爱国卫生运动正在发生着历史性转变。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的智能健身步道上,市民的每一步运动数据都被实时记录;在杭州某社区的智慧健康小屋,居民可以自助完成血压血糖检测;在成都的数字化城管平台,市容环境问题实现"秒级响应"。这些生动实践表明,爱国卫生运动正在与数字化浪潮深度融合。
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被纳入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这体现了对"大健康"理念的深刻把握。在北京市某中学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沙盘游戏、音乐放松椅等设施一应俱全;在上海市某社区的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服务。这些举措正是对"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一定义的生动诠释。
三、青春行动:让文明健康成为青春底色
在清华大学校园,学生自主开发的"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让垃圾分类变得轻松有趣;在浙江大学,"无手机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回归真实交流;在复旦大学,学生社团发起的"21天健康打卡计划"吸引数千人参与。这些青春行动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健康生活的深刻理解。
当我们看到有同学主动捡起校园里的垃圾时,当我们看到有同学坚持每天锻炼打卡时,当我们看到有同学耐心向他人宣传健康知识时,这就是爱国卫生运动在新时代校园里的生动实践。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同学们,爱国卫生运动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健康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青春的鲜明标识。让我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也必将成为引领健康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当每个个体都成为健康生活的践行者,当每个家庭都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当每个社区都成为美好环境的守护者,健康中国建设就一定能汇聚起磅礴伟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2让健康成为青春最明亮的底色

传媒与设计学院张峰涛
站在国旗下,看到你们年轻的面庞,我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归国时说过的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今天,当我们谈论"爱国卫生运动"时,我想说:健康不仅是个人的财富,更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这个责任,既包含用双手守护环境的整洁,更要用智慧培育心灵的沃土。
1952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用"除四害、讲卫生"让国民平均寿命从35岁提升到57岁。今天的"爱卫新篇章",早已超越简单的环境整治。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已达20%,而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比例超过30%。这提醒我们:新时代的"卫",不仅是保卫环境的清洁,更要守卫心灵的澄明。
在校园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保洁人员用消毒水擦拭公共设施,而潜能发展中心的老师们也在用专业知识为同学们擦拭心灵的尘埃。这启示我们,真正的健康是"身"心"协奏的交响曲。就像钟南山院士所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在宿舍走访时,我常看到两种极端:有的寝室窗明几净,绿植生机盎然;有的却堆积着外卖餐盒,空气中弥漫着隔夜泡面的味道。哈佛大学研究显示:整洁环境能提升25%的学习效率,而长期处于杂乱空间的人,抑郁风险增加40%。同学们,整理书桌不仅是在整理物品,更是在整理生活的秩序;清洗衣物不仅是去除污渍,更是在洗涤浮躁的心绪。
运动会上摔倒后爬起来继续完成比赛的同学说:"我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怯懦。"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心理弹性"理论:真正的强者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总能重新出发。就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看似轻盈曼妙,实则以强健的肌理支撑翱翔。
我们的心理咨询室记录显示,考试周求助量是平时的好几倍。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同学开始使用"正念减压法",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通过呼吸练习保持专注。这让我想起苏轼在《定风波》中的豁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压力,我们需要的不是消灭压力源,而是培养与压力共处的智慧。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的护理学2004班的42名同学。这种担当启示我们:新时代的"爱卫"精神,应该像北斗卫星那样,既脚踏实地服务当下,又仰望星空引领未来。当你们在实验室研发空气净化材料时,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时,在自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时,都是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卫答卷"。
同学们,健康中国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藏在你们晨跑的脚步声里,在你们干净整洁的宿舍里,在你们面对挫折时的微笑里。著名医学家林巧稚曾说:"健康是生活的火炬,要让它永远明亮。"让我们携手同行,用双手创造清洁环境,用智慧培育健康心态,让青春在追求全面健康的征程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最后,请允许我以改编自《少年中国说》的句子与大家共勉:健康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强健其
心灵,则中国之少年,必能肩负时代使命,绘就民族复兴的壮美画卷!
总结讲话

医学院党委书记兼行政副院长史立军
刚才两位老师深刻阐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主旨,接下来我想谈谈它的发展历程。大家一同站在国旗下,共同见证爱国卫生运动从“除四害”迈向“健康中国”的伟大跨越。这面五星红旗不仅象征国家,更承载着70多年来亿万人民以健康行动书写的文明答卷。如今,我们以“爱卫新篇章,健康‘心’生活”为主题思索,应当深刻意识到,新时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既是对历史传统的传承延续,更是对青春使命的有力召唤。
回首往昔,1952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从江西瑞金起步,一路发展至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70多年间,成绩斐然:我国人均寿命提升至78.2岁 ,传染病发病率降低超90%,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高。在抗击非典、新冠疫情时,爱国卫生运动展现强大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时代发展至今,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爱国卫生运动也迎来历史性变革。从深圳莲花山智能健身步道,到杭州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再到成都数字化城管平台,科技赋能健康场景,卫生治理全面升级,从单纯“环境整治”迈向“健康管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达20%,我国大学生焦虑抑郁比例超30%。这警醒我们,新时代的“卫”,既要守护外在环境清洁,更要守卫内心心灵澄明。心理健康纳入健康中国15个专项行动,我校潜能发展中心的沙盘游戏室、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健康节”等实践,都在诠释“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心和谐”的理念。钟南山院士曾言:“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哈佛大学研究表明,整洁环境可提升25%学习效率,杂乱空间会增加40%抑郁风险。整理书桌、清洗衣物这些小事,实则是在整理生活秩序、洗涤浮躁心绪。
在各大高校,青春力量正积极投身爱国卫生运动。清华学生研发“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让环保更智能;浙大推行“无手机课堂”,促进深度交流;复旦开展“21天健康打卡计划”,吸引数千人参与。在我们学校,医学院护理学2004班同学在抗疫一线践行医学生誓言。这些行动表明,爱国卫生运动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无数个体行动汇聚成的文明洪流。
亲爱的同学们,健康中国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动中。在此,我呼吁大家践行“健康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强健其心灵”的誓言:坚持锻炼,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加入志愿者队伍,传播健康理念;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
希望大家都能肩负起历史使命,共筑民族复兴。也衷心祝愿各位同学身心健康,学业有成!
每周一早上7点
国旗下的微课堂
你最最亲爱的“导员儿”
TA都可能出现
下周同一时间
我们再见
辅导员简介

张梅,女,汉族,中共党员,陕西武功人。2010年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工作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2015年获得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2016年获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资格证书,2016年获得“职业规划与体验教育”优秀指导老师。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7年至今发表思政论文6余篇。

张峰涛,中共党员,助教,国家心理咨询师,工作期间发表《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思想保障》、《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究》、《无为而治管理哲学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实践探究》、《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论文,在校期间先后获得文明校园先进个人、校级优秀辅导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