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工风采 >> 正文

辅导员说丨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困境及对策分析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7-06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面临着教育资源有限、学生群体结构复杂、网络内容监管难度大等现实困境。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办好教育事业,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一、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空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与交汇也越来越频繁,网络信息技术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等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具有交互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这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与沟通成为常态。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在各个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民办高校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其中包括民办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日益多元化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等。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便捷、高效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且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当前互联网平台鱼龙混杂,不同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在此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民办高校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监管和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二、当前民办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办高校的发展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网络思政育人的研究和实践更是较晚,尤其是在民办高校中,网络思政育人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在民办高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专业人才。民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普遍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由于民办高校多数属于本科层次,能够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老师多为本科院校教师,缺乏相关专业人才。部分老师对网络思政育人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其属于辅助工作,需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外辅导等形式来完成。

2.教育资源有限。民办高校多数规模较小,缺少专职教师,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需求。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吸引到专业人才从事思政教育工作;此外,民办高校网络思政育人的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3.学生群体结构复杂。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结构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一方面大学生年龄跨度大、年龄层次丰富;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活跃、心理承受能力弱、网络成瘾等特点突出,给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4.网络内容监管难度大。网络信息时代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地发布和传播信息,一些负面信息极易在网络中泛滥开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信息,将会给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造成消极影响。

5.高校网络内容建设滞后。近年来,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构建网络内容建设体系”“加强高校网络内容建设”等要求。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政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提升思政工作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6.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对民办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这与民办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规模较小、人员配备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由于没有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学校对于思政工作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从而制约了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发展。

三、新时代民办高校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思政工作

新时代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民办高校要重视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利用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各项活动开展等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在学校层面,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在二级学院层面,建立健全学院级学生组织,完善学生组织功能;在班级层面,建立健全班级管理机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用校园文化活动凝聚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落地生根。

四、小结

近年来,以互联网、算法、算力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的影响了深处其中的每个人。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既要合理地利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做到“为我所用”,使其变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同时也要注意其带来的影响,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科学技术本身没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但开发、应用、传播、使用这一工具的不同主体却是受着不同的利益、价值观所驱动的,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借助这些信息技术“引人注目”、“主张个人权益”、“维护自身合法性”的过程中却容易忽视隐藏在其背后的“灰色地带”,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假二难”困境。可见,面对客观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发力,理想状态为“双方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但现实确是学生很难理解思政教育从业者的合理性,二者存在的差距既是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辅导员简介

张恒,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现担任2023级护理学(专升本)专业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