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教育 >> 五育并举 >> 正文

辅导员说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9-25 [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未来。大学生作为就业人群中重要的群体,其就业工作是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也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大学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高校扩招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等因素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加剧。但大学毕业生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要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多部门齐心协力、上下齐管,优化就业服务保障、多措并举鼓励大学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对策

202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总体上看,2023年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但毕业生数量多、学历“卷”,使得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不断加大。只有清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存在“就业难”这一问题的背后原因,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助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首先,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但经济运行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疫情的冲击影响、国内需求不足和外部环境复杂等,导致总体用工需求收缩,解决新生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尤其像数字经济、信息经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招工要求不断提高,挤压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面”和就业优势。

其次,高校扩招使得每年毕业生数量激增,而市场岗位需求有限、“宁缺毋滥”,难以消化巨大的就业压力。另外,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产业调整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相应地,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支持和服务方面存在短板。

最后,一部分大学生欠缺科学的就业观念、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就业环境认知,执着于“铁饭碗”“一步到位”等工作,宁愿慢就业高就业也不愿抓住现有的就业机会。一部分大学生存在高期望值和实力有限的矛盾,为逃避就业和承担工作生活压力盲目选择考研等,造成与未来就业不相适应的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就业难度。

二、助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解决对策

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程,促进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和尽早就业,需要从国家、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着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为大学生抓住求职关键期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利用好国家政策,提升就业效果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出台了《关于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提供和优化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服务,优化各省就业创业服务网、各省市人才交流中心服务等,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提供了便利。所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就业政策宣传到位,充分利用补贴、奖励等措施助力就业,及时更新发布地区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分类梳理各项政策举措,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宣讲就业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稳定实际就业预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发挥高校优势,多措并举促进就业

高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组织重点学科专业与实习单位、用人单位搭建就业育人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科专业与单位岗位需求精准对接,规范做好大学毕业生去向登记,与毕业生建立常态联系。加强院校间合作,开展院校、校企联合公益直播。开展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组织就业创业赛事和就业交流活动,推出面向各地区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一站式服务,加强简历和面试指导。利用校园媒体等途径加大宣传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线上线下招聘资讯、兄弟院校和心仪企业的招聘信息,鼓励和动员学生参与,营造关心和支持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第三,辅导员加强就业引领,为大学生就业“加油”助力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助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面对缺乏职业规划的学生,辅导员应耐心引导,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和就业观念。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压力,了解学生困扰所在,分析原因所在,抓住问题关键,精准出策,让大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面对迷茫焦虑的学生,引导其保持积极的求职心态和就业心态,把小我融入大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面对缺少就业经验和技巧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定期组织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班会、就业指导和校友分享会等,让学生们在分享交流中了解工作岗位、工作能力、薪资水平等。面对就业重点群体,要重点关注,建立帮扶台账,提供个性、精准的就业帮助。

第四,大学生自身增强实力,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要积极行动实践,否则都是纸上谈兵。例如: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提升自身能力和实力;积极参加“名花有主”求职大赛、“宏志助航计划”,积累求职经验。大学生自身也要学会主动应变,适应大环境,全力提升个人的职场胜任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备战。保持正确科学的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积极做好求职准备,夯实相关求职技能,抢抓校招就业机遇。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动家人、亲戚、朋友和同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挖掘就业资源,拓展就业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鼓励引导毕业生赴基层干事创业,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等的回信中,多次勉励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所以,大学生们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抓好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也祝愿大学毕业生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刘福琴,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助教,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健康管理师。2021年至今任会计与金融学院辅导员,担任会计与金融学院凝耘社团和拾遗阁社团指导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校级课题两项,曾获西安培华学院班会讲课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