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书如饮水,冷暖自知。
一本好书,如同一杯甘醇的茶,品之,口有余香,心生涟漪;
又如一盏明灯,照亮晦暗,驱散迷茫,指引方向。
今天
给大家推荐两本书
在浮躁的世界中找到宁静,
在喧嚣中觅得淡然,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01. 《活着》
书目简介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虚构小说,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寓言,它所揭示的绝望与地狱式的人生,便成了一部真正的哲学启示录”。成为标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先锋派文学转向后来的90年代甚至波及新世纪的文学发展和转向的文学转型之作。
语录摘抄
(1)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推荐寄语
余华在《活着》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他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句话概括了《活着》的主题,即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外在的成就或地位。值得我们去更深层次的去探索生命的本质。
推荐人
推荐人简介
张佳乐,男,汉族,共青团员,现担任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2216班班长一职,任学生服务中心助理团学习部部长及汉语言文学2317班班级学长。曾获得:西安培华学院一等奖学金、2023年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校级一等奖、第三届“知党恩·诚受助·自强自立”征文校级“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全国三等奖、五育并举系列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五届“培华演说家”优秀奖等多项荣誉。
02.《傲慢与偏见》
书目简介
《傲慢与偏见》(原名:《最初的印象》,英文名: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们物色未来的丈夫。小说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写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由简·奥斯汀所著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以细腻、优美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深刻地探讨了人性、婚姻、家庭和社会地位等重要问题。
语录摘抄
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放下我的傲慢,去弥补我的偏见。
偏见让我无法忍受,傲慢也是如此。但对你,我既没有偏见,也没有傲慢。
骄傲多半不外乎我们对我们自己的估价,虚荣却牵涉到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推荐寄语
阅读《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不仅能让我们领略到文学的魅力,更能启发我们对人生进行深度思考。它告诉我们,面对傲慢与偏见,我们应该保持独立与理智,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它都能给你带来深刻的感悟与启示。希望你能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爱情的力量与人性的美好。
推荐人简介

推荐人简介
陈春丽,女,汉族,共青团员,来自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现担任汉语言文学2301班班长一职。曾获得:2024年“五育并举”先进个人,2024年“青马工程”优秀个人,“笔舞春秋书党恩”征文比赛三等奖,陕西省青年志愿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