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日常管理 >> 学风建设 >> 正文

学风建设丨会计与金融学院探索构建“13334”模式激发学风建设内动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5-31 [来源]: [浏览次数]:

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以“双一流建设”和学生成人、成才为中心的培育理念,立足本科教育,争创一流培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等人才。

学院聚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财经类专业认证的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把学风建设定为教育教学过程培养主线,引导学风从规范向习惯方向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的学风建设思路。 

长期以来会计与金融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形成“抓日常管理、营学风氛围、促考研提升、推就业质量”模式,不断深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结合学院实际、扎实开展,探索构建了围绕“一个抓手”、建好“三套机制”、搭好“三个平台”,用好“三支队伍”、抓好“四大课堂”的“13334”学风建设新模式。

 

 

 

一、以姜维之班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励学工程”,建设优良学风

学院以姜维之班创建为学风建设的主要抓手,通过正向激励+联动协同,保障创建质量;通过多元互融+双轮驱动,实现增值赋能;通过进阶深化+闭环管理,推动品质跃升;通过数据分析+成果培育,反映育人成效,全力推动“好学工程、励学工程”建设优良学风。

  1. 建好“三套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2. 严格落实课堂督查机制。课堂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是育人功能的主要阵地。学院强化辅导员查课制度,严格落实教学督导、课前考勤,课中督查,课后跟踪的三查制度,提升“三率”即前排率、抬头率、出勤率,做到“一节不能少,每课必督导、缺勤必通报”。

  3. 科学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表彰活动,以青春榜样、体育赛事、社会实践三大主题开展常态化表彰大会,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积极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常态化开展帮扶工作,由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共同对落后学生开展日常思想教育、专业学习等帮扶,掀起“比、学、赶、帮、超”热潮。

  1. 系统安排文明巡查机制为保证学风建设落到实处,学院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推动“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班子负责对全院学风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安排部署。学生干事、团委书记、学业导师、辅导员及党、团、学、青等组织全面参与学风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

  1. 搭好“三个平台”,丰富育人载体

    1)搭建校政企立体化育人平台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特点,以师生共建、结对帮扶为抓手,以项目创新班教育、团队调研和社会实践为载体,搭建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服务地方、实习就业为一体的育人平台。

2)搭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学习平台。学院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多方“导师”资源进行融合,常态化入驻学生社区,“下沉式”协同育人,挖掘宿舍这一最小单元在学风建设中的极大育人价值。

  

3)搭建“融媒体+育人”宣传平台。以学院新媒体为抓手,发挥新媒体育人阵地作用,挖掘身边典型、优秀校友等,依托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推出榜样系列推文,推动形成良好学风建设生态。

 

  1. 用好“三支队伍”,汇聚育人合力

  2. 加强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学风建设引路人作用。由全院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实行“1+N”帮扶机制,即一名专业教师与多名同学开展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专业教学、学科竞赛、社会调研等方面的优势。

  1. 加强朋辈榜样队伍建设,发挥学风建设模范带头作用。组建朋辈导师队伍,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成立“榜样宣讲团”,以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分享交流学习经验。

  1. 抓好“四大课堂”,积蓄育人势能

    1)打造“红色课堂”,以校史党史育时代“红”人。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征文、绘画等竞赛类活动,深入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现场学习的社会实践等多形式,引导学生以史明志、启智润心;加强文化浸润,涵育爱党爱国情怀。

2)开设“分类课堂”,以精准服务助力学生成长。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针对学生特点、特长及发展方向,打造“精准化服务”课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需求。

  1. 深耕“实践课堂”,以课外实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是加强耕读结合,劳育融合,分门别类开展“生活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二是借力专业教师,以专业实习、学科竞赛、实践调研等为抓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让学生“活”起来,“做”出来,实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有机衔接,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1. 搭建“流动课堂”,以贴心服务发挥社区育人实效。结合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完善“四导五入”服务育人体系,即为配备德育导师、学业导师、生涯导师以及创新创业导师,以导师下宿舍为载体,推动体育锻炼入社区、主题教育入社区、学业帮扶入社区、学科竞赛入社区、领导班子入社区等特色社区活动,精准对接学生社区学习、生活需求,让学生社区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迸发更大活力。

会计与金融学院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和长期性重点工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发挥“三全育人”合力,探索“13334”学风建设机制,推进优良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氛围浓厚,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求真务实、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