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金融学院紧紧围绕“13334”学风建设模式积极开展了学风建设月一系列活动,成效显著,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力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
学院以姜维之班建设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全面推进“励学工程”。各创建班级纷纷展示成果,在创建成果汇报表彰中,2022人力资源管理01班、2021会计学04班、2021人力资源管理01班3个班级,通过展示在姜维之班创建中,班级管理、学业成绩、实践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学院在创建过程中,通过正向激励、联动协同、多元互融、双轮驱动、进阶深化、闭环管理、数据分析和成果培育等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了创建质量,实现了学生的增值赋能,推动了班级品质的跃升,充分展现了“好学工程、励学工程”在建设优良学风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学风机制建设方面,学院多管齐下,完善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推动“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副书记、学生干事、团委书记、学业导师、辅导员及党、团、学、青等组织全员参与,从学院整体规划到日常管理,全方位保障学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课堂督查机制严格执行,辅导员查课制度常态化,教学督导的课前考勤、课中督查、课后跟踪的“三查制度”确保了课堂“三率”的提升,每节课的督导工作落实到位,缺勤情况及时通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风建设的主阵地。






以《榜样的力量》专栏为依托,“姜维之班”创建班、提名班为典型,夯实了以榜样为引领的教育根基。在全院范围内开展2024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宣讲,通过展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斐然成绩以及“姜维之班”在创建期间所收获的卓越成果,点燃了学生们追求卓越的热情。“融媒体 + 育人”宣传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以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为阵地,挖掘身边典型和优秀校友,如“党团先锋、学习标兵”等,营造了良好的学风建设舆论氛围。让榜样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与精神风貌得以大范围传播,为全院学生打造了可资学习的楷模样板。





育人平台搭建丰富多样。校政企立体化育人平台积极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发挥学院专业优势,通过师生共建、结对帮扶,以项目创新班教育、团队调研和社会实践为载体,为学生打造了集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服务地方、实习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育人平台。



“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辅导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建立一对一帮扶档案,分析学习困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学业导师队伍由全院专业教师组成,实行“1 + N”帮扶机制,在专业教学、学科竞赛、社会调研等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朋辈榜样队伍组建“榜样宣讲团”,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分享考研心得、学习经验等,用身边人的故事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


“四大课堂”建设稳步推进。“红色课堂”开展了红色文化主题的征文、绘画竞赛以及深入革命遗址、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以史明志,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分类课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职业规划、面试技巧提升等精准服务活动,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实践课堂”一方面加强耕读结合、劳育融合,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实践,另一方面借助专业教师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 +”、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衔接。“流动课堂”结合“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完善“四导五入”服务育人体系,开展体育锻炼、主题教育、学业帮扶、学科竞赛、领导班子入社区等特色活动,激发了社区在学风建设中的活力。






“至诚”学生社区学习平台依托学校社区建设,整合多方导师资源,导师常态化入驻社区,开展“下沉式”协同育人。通过学院品牌活动“辅导员聊天室”、开展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学习心得分享等活动,加强宿舍管理,挖掘宿舍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本次学风建设月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得学院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课堂纪律明显改善,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的热情高涨。姜维之班的创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多个班级在学业成绩、班级凝聚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在帮扶工作的推动下,部分落后学生在学习态度和成绩上有了明显转变。同时,育人平台的搭建和“三支队伍”“四大课堂”的建设,为学风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使学风建设更加系统化、长效化。
会计与金融学院在今后的学风建设工作中,将持续通过“13334”学风建设模式开展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巩固成果,不断优化和完善学风建设体系,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