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传承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传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传统,法学院致力于在全院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精神引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法治青年。
引领学风建设新航向



面对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学院注重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对学风建设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法学院建立领导班子联系学生制度,通过定期开展“院长、书记面对面”师生座谈会的方式,听取同学的意见反馈,对学风建设的落实情况、实际成效、存在问题进行全方位了解,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风建设重点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学院着力从制度上加强保障,以严格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学院从学业规划、生活调适与心理健康、宿舍安全文明、学业指导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系列主题学风教育班会活动,帮助学生确立合理定位。为满足各年级同学的学业需求,实现问题精准解答的目标,学院进行了多场学风教育班会,法学院辅导员精准定位学业需求,切实保障同学们能够尽早做好学业方向的思想、心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准备。
加强队伍建设新风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法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为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法学院通过组织各教研室进行主题研讨、开展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法学专业校友会、参加陕西省律协讲座、以“探索专业未来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等方向开展就业指导、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法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我校辅导员大练兵实施方案,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职业能力,锤炼过硬作风,定期推进开展辅导员大练兵。其中“学情熟知”“案例分析”等一系列环节的推进,有效提升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学院将继续结合学科特色开展辅导员岗位大练兵活动,推动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发挥自身职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教育工作的不断提升贡献力量。




打造特色活动新理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中心环节,也是学风建设的主阵地。为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各项工作,法学院聚焦教学改革“双师同堂”协同育人新探索,不断将特色教学改革工作推向深入,充分发挥了“教师+律师”的“双师模式”优势,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提升同学们的实务能力紧密结合。



为响应学校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号召,提升学生实务能力,实现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我院开展法律诊所实验班。法律诊所也即诊所式的法律教育,其突出的实践性特色具有单纯课堂教育无可比拟的优势,可用于培养大量的法律实务人才,并加强对理论性研究的理解和实践配套经验。法律诊所实验班的开展,拓宽了学生视野,拓展教学内容,指导同学们在学术领域贡献青年力量。









为弘扬法治文化,普及法律知识,也为院内学生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学院在校内创设“法律文化节”。法学院学子积极参与到项目中,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辩论赛、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校园法律咨询等系列活动,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与专业的法律知识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专业认同度,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法学院将继续砥砺前行,全面覆盖、联合发展,力求做到,聚焦重点问题,形成品牌活动,使学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坚持完善各项制度,促进学风建设制度化、体系化。法学院充分认识到学风建设功在平时,重在点滴,我们将笃行不怠,将学风建设一以贯之、继续落实,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